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投资动态 产业新闻 政策文件

中以常州创新园!连续签约、揭牌!

[ 时间:2023-07-19 阅读:333次 文章来源:今日武进]

精耕“国家战略”  打开“筑梦空间”

中以常州创新园攀高蝶变这半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然从中国倡议转变为全球共识,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image


作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

中以创新合作“标志性项目”

——中以常州创新园,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坚持精耕“国家战略”,

逐步打开“筑梦空间”,

迎来一个又一个创新发展的“春天”



跨越山海谋创新 共赴美好未来

上半年,新增“共建计划”项目申报10个。与中国驻以大使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以色列外交部、以色列威兹曼研究院、以色列理工学院、马沙夫、佩雷斯创新中心、舍巴医院等平台渠道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image

推动园区与以色列Ourcrowd孵化器、TrendlIines孵化器、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分校等创新平台载体围绕各领域项目合作签署了关于开展深入合作的协议。今年暑期,22名来自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分校的以色列青年学生将来到中以常州创新园开展首期科创营活动。

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分校校长、以色列前驻华大使马腾先生表示,如果说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分校是中以教育合作的标杆项目,那么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则是两国创新合作在以色列的重要窗口。

image

特拉维夫当地时间7月19日上午9时,以色列江苏创新办公室的会议室内异常“热闹”。中以常州创新园第二批驻以团组负责人汪洋召集了团组成员开会,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进展。

image

“我们第二批驻以团组即将回国,这两天要抓紧汇总一下手头的工作,尤其是项目进展,方便下一批驻以的同事跟上进度。”汪洋介绍,驻以半年,他们团组切实发挥离岸支点作用,服务创新资源互联互通,打造双边创新合作的首选窗口,尤其是与以色列创新署深度联动,共同推进“共建计划”实施。

image


共建计划项目的推动离不开主动出击,驻以团队团员卢滨介绍,“驻以以来,我们团队拜访以色列项目近300次。”

一次次的洽谈推介,促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落地的项目。 正如以色列创新署亚太区高级主任艾维·卢夫顿先生所说,“共建计划的成果体现了中以常州创新园的高效工作。”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双方共同促成10个优质以色列项目申报“共建计划”,数量创同期历史新高,涉及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截至目前,共有57家以色列企业申报共建计划,其中29家通过共建计划审核,13家已在园区注册落户。”汪洋透露。


瞄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国际合作典范,

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打造常州乃至江苏回应总书记关切的“金字招牌”。


一方面,经由江苏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在“引进来”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当常武本地企业要走向“一带一路”乃至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时,中以常州创新园作为创新国度的前沿哨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国际化专业服务。

今年上半年,中以常州创新园先后组织或服务市、区赴以科技经贸团组3批次、人才团组2批次,累计完成各类项目、企业、机构拜访对接32批次。“Go Israel”活动品牌正式推出,近期将组织一批省内重点企业赴以对接。探索之余,成果颇丰,项目人才纷至沓来:上半年,中以常州创新园接待以色列企业及中以合作项目来访100余批次,新增招引“高科技、国际化、犹太+”项目注册落户20多个,其中以色列项目2个;促成中以技术合作项目4个,多项关键指标实现“双过半”并创历史新高。


人才科技金融项目、创新平台项目、院士项目……

各类创新项目一项紧接一项地签约、揭牌令人振奋,

不仅让园区提升了 “首位度”、

增强了“集聚度”、

跑出了“加速度”,

更是掀起武进新一轮创新创业高潮。



平台企业齐头并进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七月如火,盛夏未央。

中以常州创新园内,一片生机盎然。image

从空中俯瞰中以常州创新园,处处迸发着蓬勃的生机,一栋栋高楼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家家入驻科技企业紧张忙碌……

去年9月,中以国际创新村二期(中以数字谷)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规划建成既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创新公社,也是借力以色列数字技术优势、聚人才、兴产业、促发展的都市新空间。

image


“作为省重大项目,中以数字谷一期预计今年年内竣工验收,二期项目同步有序启动。”中以常州创新园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巍透露,目前,中以数字谷二期工程的土壤检测、压覆矿及地灾调查等前期供地工作正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进度远超年初预期,中以常州创新园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巍透露,目前,中以数字谷整体建设进度远超年初预期,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达成竣工目标,二期工程土壤检测、压覆矿及地灾调查等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为园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园区已对接储备数字经济项目50余个,落户数字经济项目20余个。”在中以常州创新园管委会创新发展局副局长许成凯看来,将来,这里将诞生一座“生态为基、产业为本,融合发展、全域共进”且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国际化一流科创园区。

在园区平台加速推进的同时,中以合作的产业化项目也在迅猛发展。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牵线下,与以色列趋势线集团合作,在新型吻合器领域开启联合攻关。华森医疗、趋势线集团、中以常州创新园三方,还合作启动常州森以创业投资中心,定向扶持创新型医疗科技类项目。“以色列作为医疗产业的研发高地,技术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创新产品预计成长性极佳,可与本地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华森医疗器械创始人胡仁民透露,在中以常州创新园区成立后,华森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与中以常州创新园、以色列趋势线集团三方合作创立森以创新中心,一期投入2000万元,已导入九方生物的骨水泥、美线医疗的倒刺线等项目。

image

“我们三方共同研发的全腔镜端端闭合吻合器,目前已完成样品,正进行专利注册,该产品能真正实现肠道腔镜手术的全过程微创化,填补该领域的全球技术空白。”华森医疗副总裁胡晓春举例说。

目前,华森推出的芯钻髓内钉系统、足踝内固定系统、三排钉吻合器等产品,都是全球首创。成绩背后,是华森一次又一次地向新而攀。显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发展主动权,归根到底靠科技创新。用胡仁民的话来说:“创新,是融入华森血脉里的基因。”


华森的成长,是园区中以合作产业化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以常州创新园深度“嫁接”以色列创新基因,积极引导以方先进创新技术、理念与国内广阔市场和常州产业基础有机结合,“创新项目集聚园区、技术合作辐射全国”的活力持续迸发,辐射长三角、连同粤港澳、服务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存量增量双轮驱动  注入更多创新“DNA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引领下,

探索高水平开放之路成了一道“必答题”。


近期,“以色列企业家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GLOBALink专栏,以及Facebook、Twitter、YouTube、Economy等新华社海媒账号上正式发布,掀起一轮对外传播热潮。

此次新华社采访报道了园区以色列企业家依兰·迈蒙(ILan Maimon)。作为一名以色列连续创业者,Heycafe、Moshe摩希孵化器、IOTen爱欧滕等多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依兰目前还是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的合伙人。

多年来,依兰致力于成为中以企业合作的桥梁,帮助更多的以色列公司来到常州,入驻中以常州创新园。“他将以色列的商业孵化器理念和模式——Moshe摩希孵化器引入园区,为以色列来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以常州科创服务中心王翔介绍,目前摩希已经集聚了在孵以色列企业12家,同时也在为中国境内20多家以色列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和推进商业化过程。


在中以常州创新园,依兰这样的“园区本地人”不在少数。


近年来,中以常州创新园一直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持续向全球广发“招贤令”,邀约天下英才。

今年上半年,耶鲁大学教授、以色列连续创业者Oran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Kobi两位专家都在中以常州创新园的引荐下,成功申报了常州市HW人才计划,尤其是Oren,目前已带着项目入驻园区,他本人也入驻了中以常州创新园国际人才楼。


此前,国家级人才团队也相继落户园区,张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弋(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等为园区加速发展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希望“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殷殷嘱托,字字千钧。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中以常州创新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峰表示,中以常州创新园将时刻牢记总书记对中以常州创新园的关心和厚望,加快打造服务全市的国际化科技创新核心平台,聚焦科技招商,构建覆盖全球的科技招商网络,围绕新能源等产业,招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科创项目,助力特色创新园区发展。聚焦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共建计划,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聚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日武进

2023年7月19日

公司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天宁时代广场B座1402室

邮编:213000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investcz.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常州银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