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投资动态 产业新闻 政策文件
关于开展 2023 年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

2023-03-14

关于开展 2023 年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遴
各设区市工信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进一步推动我省智能制造发展,加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助力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服务资源池建设,现组织开展2023年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申报遴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江苏省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正常经营一年以上(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二)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三)诚信守法,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无严重失信行为。(四)具有较强的综合集成服务能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在申报行业具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整合力,已经形成3个及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性强的场景案例。(五)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其中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相关的授权专利不少于6项(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且近三年内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六)符合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发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规定条件的,优先遴选推荐。二、有关要求(一)请申报单位编制《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申报书》(见附件1),向所在设区市工信局申请。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二)请各设区市工信局对申报单位申报材料严格审核把关,切实提高申报工作质量,并于4月28日前向省工信厅正式行文上报申报书(一式两份)、汇总表(见附件2)等文件,电子版文件发送至407107252@qq.com,逾期将不予受理。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申报单位的相关材料由所在设区市工信局统一报送。(三)入选单位将纳入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服务资源池统一管理,省工信厅将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入选单位应主动配合开展相关评价及宣传工作。附件:1.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申报书2.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申报汇总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年3月10日
了解更多
关于加快培育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的实施办法

2023-03-13

关于加快培育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的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省“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专项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根据《关于印发〈常州市加快集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的十条措施〉的通知》(常人才〔2022〕2号),立足于我市产业补链固链强链要求,组建培育一批开展协同创新的高水平人才攻关联合体,集聚培养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培育对象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按照“卡哪、攻哪、卡谁、谁参与”原则,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探索形成人才引领、市场运作、协同攻关的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体实施“总指挥+技术总师”制度,总指挥由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统筹调度人财物;技术总师由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担任,赋予技术路线决定权,组织带领人才团队协同攻关。根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实际需求和攻关领域,竞争筛选组建市场驱动型或平台支撑型人才攻关联合体。1.市场驱动型人才攻关联合体坚持市场导向,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关联企业自发组合为主导推选联合体总指挥,并由总指挥所在企业牵头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各方创新资源,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或共同出资成立研发型企业等方式开展协同公关。2.平台支撑型人才攻关联合体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导承担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攻关任务,开展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新动能。二、基本要求1.联合体参与单位不少于3家。牵头单位应该为市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新型研发机构,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具备支撑联合体开展攻关任务的科研和经费保障条件。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应为市内创新能力突出的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愿意持续投入科研经费,有明确的产业化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一项或若干项有待突破、可促进形成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国产替代的共性技术,或有前瞻性、有望领先国际的前沿技术。2.联合体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10人,须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总指挥须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指挥大兵团开展科研攻关组织领导能力。技术总师应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掌握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任务攻关期间,总指挥和技术总师原则上保持岗位职责不变动,骨干成员调整应向市委人才办报备。3.联合体各参与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应共同签订组建协议,明确攻关共性问题、技术创新目标、组织架构、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等,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权利职责,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决策执行机制。鼓励跨区域、跨行业组建,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配置各类资源要素。4.联合体要主动凝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明确“需要什么人、缺多少人、到哪里找人”。牵头单位除在人才攻关联合体中积极调配使用各方人才资源外,须引进一批掌握项目“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人才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效。三、支持措施经评定的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根据攻关任务完成情况和引才成效,给予50万元—500万元经费支持。1.任务攻关资助。经评定的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给予最高50万元任务攻关资助,立项后拨付首期30万元,在2年培育期内,除完成既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各项指标外,牵头单位还须有效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不少于12项,入选市级创新人才培育项目A类项目或“双创优选项目”创新类不少于2项。完成攻关任务各项指标和上述引才任务的,给予第二期20万元任务攻关资助。2.任务绩效奖励。经评定的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在2年培育期内,根据牵头单位引才具体成效,给予最高500万元任务绩效奖励(含50万元任务攻关资助)。其中入选省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的,给予省级扶持资金50%的任务绩效奖励;牵头单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给予20万元/个的任务绩效奖励;牵头单位在2年培育期内引进的人才入选省“双创团队”的,给予15万元/个的任务绩效奖励;牵头单位在2年培育期内引进的人才入选省“双创计划”创新人才的,给予10万元/个的任务绩效奖励。牵头单位在2年培育期内引进的人才入选省“双创博士”的,给予3万元/个的任务绩效奖励。四、组织保障1.各地要对照培育对象的基本要求,广泛发动、仔细排摸,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经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推荐,市委人才办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审,经市委人才办主任会议研究,认定发布当年度人才攻关联合体名单。2.市委人才办牵头成立人才攻关咨询专家库,参与“卡脖子”技术攻关的清单梳理、申报论证、项目立项、过程指导、结果认定。定期开展攻关项目的跟踪评价与阶段性评估,对取得标志性进展的给予任务绩效奖励,对存在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及时予以退出。3.适时将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培育和服务保障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开展推进情况评估和通报。总结梳理“卡脖子”技术攻关创新做法,凝练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案例,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实效。
了解更多
常州市工信局关于申报2023 年常州市绿色工厂(第五批)的通知

2023-03-13

常州市工信局关于申报2023 年常州市绿色工厂(第
各辖市、区工信局(经发局),常州经开区经发局,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部署,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扎实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决定启动2023年市级绿色工厂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对象(一)在我市注册成立,正常运行两年以上(含),未获得过国家或省级绿色工厂称号,符合绿色工厂基本条件和相关评价要求的工业企业。(二)企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行业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工业产值逐年上升。(三)企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GB/T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四)企业重视绿色发展。近三年开展企业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自愿性或者强制性)及节能诊断等节能管理工作(五)企业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质量等事故(事件),无严重失信行为,未被列入各级节能监察整改名单或整改已完成。二、申报程序(一)企业自评价。企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的相关标准要求,开展自评价工作,编制《常州市绿色厂自评价报告》(见附1)(二)第三方评价。企业委托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按照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要求开展现场评价,编制《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三)初审推荐。企业将《常州市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和《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等申报材料报所在地区工信部门,各地工信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向市工信局择优推荐企业。(四)评审认定。市工信局会同各地工信部门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后,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集中评审,对通过审核的企业,在市工信局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列入常州市第五批市级绿色工厂名单。三、第三方评价机构要求(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开展评价工作的办公条件,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开展相关评价的经验和能力。(二)从事绿色评价的能源、环境、生态、财务相关专业的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不少于5人,评价机构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评价程序,熟悉绿色制造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三)近三年主导或参与绿色制造相关评审、论证、评价或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及节能评估等相关工作,具备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领域评价的能力。(四)填报第三方机构评价情况表(附件3并提供证明机构能力及评价人员职称等附件材料,于4月15日前向市工信局报备(提交盖章纸质稿一份)。第三方机构应对企业绿色工的评价结果和材料真实性负责。不符合要求将取消评价资格。四、工作要求(一)请各地重视市级绿色工厂申报工作,下一年度国家及省级绿色工厂,必须在市级绿色工厂名单内择优推荐。(二)申报企业要确保报料真实,对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企业不符合要求有关情况的,取消绿色工厂参评资格(三)各地工信部门要对申报绿色工厂的企业严格把关,确保推荐质量,对企业在安全、环保、质量以及信用等方面进行审核确认。(四)申报企业于8月31日前完成自评价及第三方评价各地工信部门于9月25日前将推荐文件、绿色工厂推荐表(见附件2)和企业申报材料(电子稿和纸质稿各一份)报送我局。附件:常州市工信局关于申报2023年常州市绿色工厂(第五批)的通知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2月28日
了解更多
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独角兽企业的通知

2023-03-10

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独角兽企业的通知
各辖区(除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局、常州经开区科技金融局、各有关单位:近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印发了《关于组织推荐江苏独角兽企业的通知》(苏生力〔2023〕14号,以下简称《通知》,见附件)。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2023年江苏独角兽企业组织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1.由各辖区(除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填写《独角兽企业推荐信息简表》(见《通知》附件1),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统一用A4纸正反打印简装成册。2.各辖区(除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汇总并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独角兽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通知》附件2),并加盖单位公章。3.各辖区(除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将《独角兽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1份、《独角兽企业推荐信息简表》及附件一式4份,于4月10日前报送至常州市科技局高新处,同时将以上文件电子版(格式:汇总表excel、信息简表word、信息简表及附件pdf)压缩包发至联系邮箱。二、其他事项1.企业对填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附有法人主体责任,严禁虚假出资、虚构事实等弄虚作假行为。2.各辖区(除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审核推荐工作,对企业填报材料内容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认真组织推荐本地符合条件的企业。3.江苏独角兽企业每年重新评定,已获评2022年度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的企业需重新参与评审。附件:《关于组织推荐江苏独角兽企业的通知》(苏生力〔2023〕14号)常州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3月8日
了解更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和评估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3-03-09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服务型制造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政法〔2020〕101号)有关要求,我部决定开展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和前四批示范评估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第五批示范申报推荐工作(一)遴选类别。1.示范企业。主要面向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及其他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开展遴选。2.示范平台。面向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及其他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开展遴选。3.示范城市。面向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有切实举措和突出成效的城市开展遴选。(二)示范企业、平台申报条件及推荐名额。1.共性条件。申报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2021年1月1日至今,未发生重大质量、环保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审查的情况。2.专项条件及推荐名额。(1)示范企业。申报企业应为具有鲜明服务型制造特点的制造业企业。申报企业应通过战略规划、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措施进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本行业或相关领域内,其生产技术与工艺、服务能力与水平具有一定优势,原则上服务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30%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企业不超过10个,各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企业不超过3个。(2)示范平台。申报平台应为从制造业企业衍生出的服务平台或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截至申报日正式投入运营时间须满2年。分为共享制造类和其他类。申报共享制造类的平台,应围绕制造资源的在线发布、订单匹配、生产管理、支付保障、信用评价等,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分散化、多样化制造资源,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有效提升相关行业、区域制造资源的集聚和共享水平。申报其他类的平台,应能够较好满足相关制造业企业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方面的服务需求,具备在线服务、线上线下联动等功能,在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制造效率和能力,有效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共享制造类平台不超过1个、其他类平台不超过3个,各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共享制造类平台不超过1个、其他类平台不超过1个。(三)示范城市申报条件及推荐名额。1.申报城市应在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方面政策举措实、工作力度大、转型成效显著、支撑体系持续优化,能够为其他城市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经验借鉴。2.申报示范城市分为综合类和工业设计特色类。申报综合类的城市,应拥有一批我部遴选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及项目,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转型特点显著,制造业企业服务产出显著提升,支撑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逐步优化,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型制造发展对制造业GDP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申报工业设计特色类的城市,应拥有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在制造业重点领域设计突破、高端制造业设计人才培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综合类城市不超过1个、工业设计特色类城市不超过1个。计划单列市可申报综合类或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已成为示范城市的无需再进行申报推荐。二、申报程序及要求(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第五批示范申报推荐工作。(二)请申报主体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网址附后)完成注册并填报材料(申报书样式见附件1)。示范城市材料由本级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填报。(三)省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所有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按照推荐名额择优推荐。通过初审的申报主体,须下载申报书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示范城市申报书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盖章),报送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并填写“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汇总表”(附件2)。各省级主管部门于2023年5月31日前,将第五批申报汇总表、相关申报书(一式1份)报送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四)我部将组织专家评审,并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城市,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的申报企业、平台进行现场考查。(五)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负责该项工作的联系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于2023年3月20日前反馈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三、前四批示范评估评价工作为进一步发挥服务型制造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跟踪服务,我部将对前四批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和示范城市开展评估评价工作。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于2023年5月31日前,组织本地区前四批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和示范城市登录“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填报评估评价材料,纸质材料无需报送我部。由于特殊原因(如公司经营状态变更为吊销、注销、停业、清算等情况),确实无法完成网上填报工作的示范主体,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供书面说明,同第五批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我部将组织对前四批示范开展评估评价工作。附件:1.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书2.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汇总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3年3月2日
了解更多
提前布局抢抓产业风口 乘势而上竞跑氢能赛道——第十四期“发改下午茶”活动顺利举办

2023-03-05

提前布局抢抓产业风口 乘势而上竞跑氢能赛道——第十
氢能作为连接化石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桥梁,被认为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氢能产业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方向。当前,常州正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面对氢能产业发展风口,需提早布局新能源“第二赛道”,进一步培育常州经济发展新动能。2月25日下午,常州市发改委举办第十四期“发改下午茶”活动,以“提前布局抢抓产业风口乘势而上竞跑氢能赛道”为主题,面对面倾听企业负责人和行业领域专家心声,政企同心,分享观点,交流思想,积极为我市氢能产业更好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市发改委工业和高技术处处长汤文忠围绕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概况、我市氢能产业基础情况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做了全面介绍,20家企业和行业领域专家代表结合各自企业、行业发展实际,围绕如何助推氢能产业建链长链、加快搭建示范应用场景、强化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冬铃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和行业领域专家的发言,对企业家和专家为常州氢能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潘冬铃强调,当前,常州正乘产业振兴东风,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方向,也是新能源之都建设的重要内生动力。一是要抢抓产业“新机遇”。要加快顶层设计,编制《常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同时要强化项目引领,大力推进技术攻关;二是要打造应用“新标杆”。重点布局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三是要营造产业“新生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产业发展母基金等金融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特定政策支持。信息来源:常州发改
了解更多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第一批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企业创新类)

2023-03-03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第一批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
各辖市(区)委人才办、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常州市加快集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的十条措施〉的通知》(常人才〔2022〕2号)精神,加快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激发全市创新创业活力,根据《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实施办法》(常科发〔2023〕15号)要求,现启动2023年第一批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企业创新类)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2023年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企业创新类)衔接省“双创计划”,旨在发挥企业引进培育创新人才的主体作用,以新能源技术、轨道交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引导企业通过实施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等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二、申报类别及申报条件(一)申报类别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分为A、B、C、D、E五个类别。其中A类为企业创新类(重点),B类为企业创新类(面上),C类为事业单位创新类,D类为基础研究创新类,E类为团队类。本批次仅受理企业创新类项目,即A类和B类。C类、D类和E类项目申报另行通知。(二)申报条件1.A类申报条件(1)申报单位需为在我市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符合我市十大产业链重点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且于申报上年度前完成工商、税务和社保等注册登记相关手续,并有2名以上非股东(全职员工股权激励的除外)的员工缴纳社保费;(2)创新人才从省外、海外引进,一般具有博士学位;(3)有4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1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或管理等岗位工作经历,并取得较突出业绩;(4)申报人应为2021年1月1日之后来苏工作;(5)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或者曾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研发核心工作、工作业绩突出、业内影响大;(6)申报人需为申报单位全职引进,主要从事科研或与科研相关工作,引进后能连续为引进单位服务3年以上;(7)从到申报单位工作次月起,申报单位给予薪酬月均不低于3万元,以申报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为准。2.B类申报条件(1)申报单位需为在我市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符合我市十大产业链重点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且于申报上年度前完成工商、税务和社保等注册登记相关手续,并有2名以上非股东(全职员工股权激励的除外)的员工缴纳社保费;(2)创新人才从省外、海外引进,一般具有博士学位;(3)有4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1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或管理等岗位工作经历,并取得较突出业绩;(4)申报人应为2021年1月1日之后来苏工作;(5)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产权明晰的核心技术成果,或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工作业绩突出、在业界有一定影响;(6)优先支持申报企业全职引进的人才。非全职引进的,应提供派出单位或派出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到引进单位工作不少于3年的证明;(7)从到申报单位工作次月起,申报单位给予薪酬月均不低于1万元,以申报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为准。三、支持方式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资助项目A类、B类采用前资助。优先支持:全职引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企业高薪聘用人才、本人有资金投入并占有股份的人才。对入选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A类的项目,给予不低于50万元资助,入选B类的项目给予不低于30万元资助。鼓励各辖市区给予立项项目相应资金配套支持。对入选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四、相关要求1.申报项目实施方案必须科学合理且内容明确,技术路线成熟,预期目标具体,经费预算合理。团队成员结构合理。2.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为2年。项目实施过程中,市科技局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各辖市区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按项目计划执行;项目结束后由市科技局委托专门机构实施集中验收。3.申报人自主选择申报类型。申报A类未获立项的自动调整到B类评选。4.获得过市“龙城英才计划”支持的人才不得再申报。5.领军型创新人才牵头的项目曾获得过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五、申报程序(一)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书面材料与网上材料的一致性。(二)网上申报通过常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http://kjj.changzhou.gov.cn/),点击“科技服务大厅”的“企事业单位入口”,点击“新版科技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科技服务平台),注册登录后填写并上传材料。其中:项目信息表需要在企事业用户平台中在线填写;项目设计任务书请在附件中下载文本,编写完成后上传到市科技服务平台;相关附件材料请扫描或拍摄成图片后上传到市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申报材料经主管部门网上确认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报。请各申报单位仔细填报,请各主管部门认真把关。(三)书面材料1.项目信息表、任务书摘要、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表和企业科技发展报告(在市科技服务平台中在线填写)、设计任务书及其余要求附件。2.申报项目需经主管部门网上审核通过后,在市科技服务平台中生成并打印带水印的书面材料,纸质材料一式五份。3.各主管部门负责对纸质材料进行形式审核,并对附件材料原件进行审核后,统一报送至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市广化街金谷大厦909室)。六、申报时间及联系方式网上申报截止4月14日(周五)17:00整,书面材料递交截止4月20日(周四)17:00整。联系人: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孟蝶联系电话:88101845市科技局对外合作与人才处杨杰联系电话:85681536附件:1.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项目设计任务书(A类、B类适用)2.柔性引进人才人事处派遣证明3.薪酬发放说明4.科研诚信承诺书(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州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2月28日
了解更多
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拟认定名单公示

2023-03-03

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拟认定名单公示
根据《常州市工信局苏州市工信局无锡市工信局关于印发<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常工信规〔2021〕1号)和《常州市工信局苏州市工信局无锡市工信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的通知》(常工信装备〔2022〕180号)要求,经企业申报、地区推荐、形式审查、材料评审、现场核查等程序,拟认定苏州市“250m³TCS侧置式LNG燃料罐”等30个装备、无锡市“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水平镀膜系统(LPCVD)”等20个装备和常州市“40000KN新型热模锻压力机(ZXFR-40000)”等20个装备为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现将拟认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2月27日至2023年3月5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与当地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电话:0512-68616217(业务咨询),0512-68616367(违纪举报)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电话:0510-81821678(业务咨询),0510-81821694(违纪举报)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电话:0519-85681221(业务咨询),0519-85681205(违纪举报)附件: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拟认定名单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2月27日2022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拟认定名单公示序号所在地区申报单位名称申请装备名称1苏州市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250m3TCS侧置式LNG燃料罐2苏州市张家港长力机械有限公司CL-L-6.73型捣固装煤推焦一体机(SCP机)3苏州市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TQL-Ⅲ型高端电子元件排胶烧结炉成套设备4苏州市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全智能高可靠性变角度斜行电梯(LP-VF-SRG)5苏州市江苏京创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AR9000全自动精密划片机6苏州市苏州鸿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洁净卡匣式垂直输送机(TTG1-14/6-200-90-Class1000)7苏州市太仓市汇丰农业设施有限公司GSW6430GQ型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8苏州市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锁扣板支架自冲铆设备TMAG30-009苏州市迈胜医疗设备有限公司MPTS250i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10苏州市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双屏蔽通讯同轴电缆组件自动化柔性组装成套设备(LGZDH-255)11苏州市江苏康斯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HQAL-HUB3-160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柔性智能多工位装配生产线12苏州市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FHS-CTP新能源汽车电箱自动化生产线13苏州市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形动力锂电池电解液精密智能加注成套装备-24PPM14苏州市吴江市金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定子智能滴漆涂覆生产线(JLDQFD001)15苏州市苏州嘉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AHF1516-1重型建筑垃圾分选机器人16苏州市苏州凌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1ALZZ02A全自动留置针组装生产线17苏州市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面向无刷EV电机智能装备生产线(STφ170-φ215)18苏州市江苏芯梦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XM-ENEPIG-12-21全自动化学镀镍钯金系统设备(Cu)19苏州市苏州英维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AT128镜筒装配产线20苏州市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LW-8800同步激光焊接设备21苏州市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IEF008-2020高效超净LCR一体化废气处理装备22苏州市苏州群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WT-2060卧式加工中心23苏州市苏州源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Diss-35ML阻焊线路直写光刻设备连线24苏州市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彩色超声诊疗一体机(VINNOG86)25苏州市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MiScan200UV激光直写系统26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检测与焊接自动线(LB-DJDZZ)27苏州市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库发一体化智能调配智慧药房28苏州市苏州西帝摩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XDM750大型高效金属3D打印装备29苏州市苏州倍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SP400型金属3D打印激光设备30苏州市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LK-PTHJ模组偏光片贴合机31无锡市拉普拉斯(无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水平镀膜系统(LPCVD)32无锡市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超大容量新能源船舶变频电控设备(BL4750-A)33无锡市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Y-9型高速弹力丝机34无锡市无锡邑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产能低消耗等离子多晶硅刻蚀机2000ICP35无锡市无锡市明鑫数控磨床有限公司MX-5000超大型海上风电轴承高精度数控立式磨床36无锡市无锡爱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隔膜高速双面涂布机CQC—130037无锡市江苏迪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G350T覆铜板高频高速热压机(DP350T)38无锡市江阴精力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汽车外饰件超声波冲孔焊接智能柔性线(JJAT-T1678)39无锡市无锡昌鼎电子有限公司自动固晶真空焊接一体机(CD-CDPCO)40无锡市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YZZY大尺寸液晶背板光学模组智能化生产成套装备41无锡市江苏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载荷系统(天启星座DCSIII型)42无锡市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铝丝键合机(AS-WBA60)43无锡市无锡申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CAL-HF-NH可控气氛连续气垫式热处理生产线44无锡市宝克(中国)测试设备有限公司非接触式卡车高精度四轮定位仪(型号:BEP-M7030-NCA)45无锡市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AEUS100飞推一体化联合仿真装备46无锡市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690FEULNG罐箱甲板运输船47无锡市无锡锡压压缩机有限公司LGD220/0251超低温高效氦气螺杆压缩机48无锡市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Φ6.75寸近钻头测量系统49无锡市无锡尚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显示Cell制成智能检测分选设备(收片机),型号:ACS1770050无锡市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AST-TCB-550V6跨临界CO2系列压缩机组成套设备51常州市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40000KN新型热模锻压力机(ZXFR-40000)52常州市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OSFPS13-1000000/500自耦三相强迫油循环风冷三绕组无励磁调压电力变压器53常州市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60年寿命华龙一号核电站用E1级K1类电缆54常州市新鸿电子有限公司分布式X射线源系统(SEC1825)55常州市常州英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AOFemto-4双波段飞秒激光心脑血管支架微加工系统56常州市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990FHD液压挖掘机57常州市柯泰光芯(常州)测试技术有限公司VCSEL芯片综合测试系统(KAS-LDV-ED01)58常州市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CASCC2009-008E型柔性智能去毛刺装备59常州市常州久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全自动铁听包装线(DXTN-J-C80)60常州市江苏道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铁锂材料配料输送智能生产线(TAOGENT-LFP01)61常州市江苏营特泰克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装修垃圾分拣和破碎生产线62常州市江苏沃尔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WZS-60固废资源化利用干法制砂智能成套装备63常州市江苏瑞升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MVR蒸发提取装备64常州市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TH2851精密阻抗测试仪65常州市常州江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JNHRQ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66常州市创志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在线分析系列多功能流化床(FLB-300)67常州市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微电机高效智能装配生产线(BYJ-Z1-00)68常州市常州市龙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微纳米自动化砂磨成套装备LXEPC69常州市江苏盛伟燃气科技有限公司燃气地下调压箱(RX3000/1.6C-DQK)70常州市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QSZQJ-12型桥梁检查车
了解更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2023-02-28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近期我司拟就有关研究课题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单位。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题目及要点研究题目:“十四五”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量化研究研究要点: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主要目标任务,对“十四五”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短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举措。二、申报要求(一)课题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原则上应是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课题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课题申报单位要根据(二)申报书请下载附件并按要求填写。申报书需由牵头申报人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一式2份,通过邮政EMS寄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向佳同志,邮编:100824),信封上请注明“申报课题”字样。同时,将电子版发至ghsketi@163.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申报单位名称。(三)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9日(电子版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纸质版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四)我司将对研究课题申报书进行审核,按程序择优遴选。结果确定后,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发布公告信息,并与入选委托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原则上给予20万元的经费资助。(五)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我司所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2023年2月27日
了解更多
12...18192021222324 共286条 24页,到第 确定

公司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天宁时代广场B座1402室

邮编:213000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investcz.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常州银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